行業新聞
十九大報告提出,大力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”,要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,健全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,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、愛農村、愛農民的“三農”工作隊伍。人才是鄉村振興的短板和核心。因此,必須通過建章立制,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;通過健全培育機制,不斷提高鄉土人才整體素質;通過健全激勵機制,鼓勵鄉土人才干事創業、振興鄉村。鄉村振興,說到底,關鍵在人。
基層呼吁加快四類人才的培養,從而有力推進鄉村振興:
一是培養具有國際水平的農業科研型人才。農業科研人才是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的主體力量,代表農業科技發展的方向和核心競爭力。農業科研周期長、基礎性工作多,需要長期穩定的支持。要根據農業科研規律設計人才培養選拔機制。因此有關部門應通過加大穩定支持力度、完善協同培養模式、健全評價激勵機制、注重青年人才選拔等方式,讓有關人才潛心研究農業,為他們解決生活、晉升、培養鍛煉等難題,從而帶動更多的年輕人進入這一行業。
二是培養扎根基層的農技推廣型人才。農技推廣人才是推廣轉化農業科技成果、開展生產服務的骨干力量,在科技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中發揮著橋梁紐帶作用。有了農業科研人才,有了成果,還需要有專人對其進行推廣,打通科技下鄉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建議各級政府加大公益性隊伍建設力度,號召更多年輕力富的大學生投入基層,并通過營造良好推廣環境,如解決待遇、生活等問題,讓更多的人主動愿意下去扎根基層。
三是培養善于致富帶富的農村實用型人才。以新型職業農民為主體的農村實用人才是廣大農民的代表,是帶領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骨干力量,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主導力量。因此當地縣政府及鎮政府要注重挖掘培養農民中的佼佼者,通過建立培育機制、提供生產經營指導、給予產業政策扶持等舉措培養一批農村實用人才,并激勵引導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。
四是培養充滿生機活力的農村創業創新型人才。農村創業創新人才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,是農業農村人才的生力軍。建議各級以“雙新雙創”來解決人才來源匱乏問題,通過加大人才培養力度,結合當地生產經營、市場拓展、品牌打造等實際存在的問題,培養一批富有生機活力的緊缺型農村創業創新型人才,并通過加強雙創導師隊伍建設,幫助農村創業創新人員快速成長。此外,各級政府還可結合本地情況。積極推出相應扶持政策,為農村創業創新樹立一個良好環境。(沈雯燕)
來源:鳳凰網江蘇綜合
- 下一個:福建出臺意見加快補齊醫學人才短板